站内搜索:
    • 公司:
    • 基准工业设计上海分公司
    • 联系:
    • 龚玟宾
    • 邮箱:
    • bmid@benchmark-id.com
    • 手机:
    • 13807495700
      13808412765
    • 地址:
    • 上海市静安区昌平路1000号创意产业中心
    • 微信:
本站共被浏览过 6199046 次
用户名:
密    码:
公司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柳冠中:设计思维方法-从“物”到“事”的认识方法

2020-05-09 01:23:38    15229次浏览

设计思维实际上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的,所谓“问题”是指设计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关系或矛盾。

好的设计一定是“问题”的良好协调统一体。问题往往是通过现象与现象、现象与其外部因素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如:设计结果不符合用户需求;设计思路缺乏创新;设计造型语言无序;功能与形态过渡不当;工艺性与型性性矛盾;形态受力不合理;使用方式与结构原理不协调等等。

研究“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到联想—创造乃至在全过程中不断评价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构筑的。

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目标和相应的方法,而环节与环节之间又是渐进的、循环的,其终的目标就是要学会用“系统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会在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创造和评价这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总结设计的规律。

一、基于观察

观察是设计思维的步,不会观察就根本无法去进行思维,因为你连“问题”都发现不了,那又将“思维”什么呢?这就好比一名技术娴熟的枪手,却不知道自己需要瞄准的对象在哪里一样。

观察是我们发现问题、收集信息的过程。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观察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因为你要想真正“看”出点“门道”,首先就必须先成为一个“内行”,即:要先具备正确的方法和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一)、目的要明确——从“俗称”到本质—“形而上”的“抽象”

(二)、忠实于对象——感官体验+思考反馈;(用各种视角、方法和咨询)

(三)、扩延、比较——搜寻同类目的之“物”进行比较—“形而下”

(四)、由表及里、去粗取精——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细节与目的一致

二、重在分析

“分析”意在将“整体”的组成的成分按原理、材料、结构、工艺、技术、工艺、形式等不同角度来观察。

通常我们只将“物”本身去“分”开再归“类”,往往忽略了“物”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即“物”为何不被“自然”淘汰或被特定“人”在特定社会时代、环境等条件下所接受。被“观察”的信息应强调其存在“外部因素”,“分析”也必须将这些“外部因素”作为“分类”的范畴。

“分”不是目的,“分”是为了认识“物”与所存在“外部因素”的关系和“物”的“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掌握“物”的本质和不同“物”之间“共性”,从而“析”出每一“物”的“个性”和其“个性”存在的依据。

所以在这个意义下的“分析”既可使“观察”、细致又使“观察”系统、深入,在“比较”中真正理解“物”的本质和存在规律。这不仅有利“观察”,更对下一阶段的“归纳、联想”打下广博的基础。

(一)、寻找“物”存在的外因限制—人、环境、时间、条件等的制约

(二)、析出“物”的内因与外因的逻辑“关系”——寻找现象的依据

(三)、比较相似“物”的内、外因的关系——透析共性基础上的个性

三、精于归纳

尽管“分析”问题十分重要,但设计是为“解决”问题。“分析阶段”之目的是为了“析出”问题的“本质”,从而“归纳”出“实事求是”的“设计定位”以便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是指提出“定位”有可能实施解决。

“归纳”还在于将具体而繁杂的问题进行分类,以析出“关系”,明确“目的”,为“重新整合关系”提供依据。

“归纳”可以使我们的认识问题进一步地提高。如果说“分析”是为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而“归纳”则是“去伪存真”,为“由此及彼”奠定基础。

(一)、将目的与外因限制的关系归纳出实现目的的前提“子目的”

(二)、理顺“目的”与“子目的”结构关系——形成“目标系统”

(三)、理解“目标系统”是“实事求是”的“设计定位”-即“评价体系”

四、善于联想

“联想”并不是无目的、无边际、低效率的乱发散,而是在“观察、分析、归纳”阶段中强调“外因”基础上、“物”赖与存在的 “自然和人为自然”的“关系”限制下,以形成一个“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语境,能理解不相干“物”在不同的分类角度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本质、目的,就能“举一反三”地领会“风马牛效应”的“莫名其妙”。

(一)、根据“目的”和“子目的”的“定位”搜寻相对应的“其他物”

(二)、研究“其他物”的原理、材料、结构、工艺、形态之间的关系

(三)、对照“定位”和“评价体系”,消化、吸收用于“创意”和“变体方案”系列

五、意在创造

“创造”意在其既要创新还能实现。上述含义的“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始终贯穿了紧扣“目的”,研究实现“目的”的外因限制、理解“设计定位”是建立“目标系统”后的设计“评价系统”,也是选择、组织、整合、创造内因(原理、材料、结构、工艺技术)的依据。

这个过程既能广泛消化自然、前人的经验;又能学以致用地吸收自然、前人的营养;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创造,而不会沦为“吃鸡变鸡、吃狗变狗”的模仿抄袭。

(一)、“联想”阶段形成的“创意”要被“目标系统”不断“评价”

(二)、所有“创意”方案要不断在选择、组织“内因”过程中依据“评价系统”,以支撑、完善“目标系统”为目的

(三)、从整体方案的“创意”到方案细节的“创意”;“细节”与“细节”的过渡;“细节”与“整体方案”的“关系”,即不同层次的“内因”都要与相对应的“外部因素”协调。

六、勤于评价

“评介”不仅是建立在紧紧围绕在对“物”的“观察、分析、”归纳“、”归纳“过程中,而且始终在研究“物”的“外部因素”限制下对“物”本身的影响。“师法造化”告诉我们“物竞天择”的道理。万物生存、繁衍都是因为它能“适应外部因素”或“改变内因”-“进化”以“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创造“人为事物”同样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一件产品或一项发明之所以得以推广,也必须符合它当时当地存在的人们的需要,即适合特定人群在特定空间、时间条件下,既能制造、又能流通、也能使用,乃至少破坏生态平衡。

在认识“物”全过程中坚持对“物”存在的“事”的“目的、外部因素”的研究就是理解“物”与“自然”、“物”与“社会”之间依存的必然“关系”,即对“系统”理解,这就是“认识”角度的升华,也就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互为促进和统一。

有了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律、社会准则的价值观和客观、、系统的观察、分析、归纳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当然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系统关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和“举一反三”的“联想、创造”方法也就因势利导了。

基于“事理”的“评价系统”不仅成为“观察、分析、归纳”的出发点;还是“联想、创造”的评价依据。

“方法论”与“本体论”、“认识论”在正确的“思维方法”中统一起来了。

这就是基于设计“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统一的、相互依存、“实事求是”的“事理学”思维方法。

  •   工业设计五大元素 众所周知,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设计。  那么iPod仅就外观而言没有惊世的设计,那么例如苹果公司这样成功运用工业设计的企业,他的设计价值体现在哪儿工业设计与产品销售关系的真正秘密在哪里产品自身所承载的5大
  • 工业设计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区别于手工业时期单件制作的手工艺品。它要求必须将设计与制造、销售与制造加以分离,实行严格的劳动分工,以适应于批量生产。这时,设计师便随之产生了。所以工业设计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研究的是现代工业产品,满足现代
  • 产品的实用性、美和环境是工业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所以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它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使它们得到协调和统一,更好地
  • 工业设计是作为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界面语言来介入环境设计的。通过对人的不同的行为、目的和需求的认知,来赋予设计对象——一种语言,使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亲切方便、舒适的感觉。环境设计着重解决城市中人与建筑物之间的界面的一切问题,从而也参与解
  • 工业设计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区别于手工业时期单件制作的手工艺品。它要求必须将设计与制造、销售与制造加以分离,实行严格的劳动分工,以适应于批量生产。这时,设计师便随之产生了。所以工业设计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研究的是现代工业产品,满足现代
  • 广义概念广义工业设计(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狭义概念
  • 工业设计是以为他人服务为目的的,从这一点上讲,它与艺术表现有着根本的区别。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美学原理的运用过程,而且主要以自我表现为特征。而设计反映的往往是社会的意志、用户的需求。进一步讲,它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这是大
  • 医疗产品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产品,因此在设计医疗产品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安全性  安全性是医疗产品设计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医疗产品的使用对象是患者或病人,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设计
  • 传统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设计内涵的发展也趋于更加广泛和深入。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设计所带来的物质成就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现代
  •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简称ID。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4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
  • 工业设计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区别于手工业时期单件制作的手工艺品。它要求必须将设计与制造、销售与制造加以分离,实行严格的劳动分工,以适应于批量生产。这时,设计师便随之产生了。所以工业设计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研究的是现代工业产品,满足现代
  • 工业设计师还需要在设计方案阶段就充分考虑产品中后期的生产制造难题,严苛把控成本费,并对设计方案开展可行性分析评定,保证产品后可以完成批量生产。工业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很多要点,不断加深对材料、加工技术、生产制造、销售市场等水平的理解,逐
  • 工业设计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对工业设计越来越重视,逐步加强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加深对工业设计的研究。工业设计作为人与科学技术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消费者或使用者和产品之间提供一个好的使用环境和状态,让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协
  • 工业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很多要点,不断加深对材料、加工技术、生产制造、销售市场等水平的理解,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为大家设计更方便、更强大的产品。产品加工工艺上,一样的塑胶,选用注塑加工和选用吸朔,能够获得彻底不一
  • 针对客户而言,一眼看不能看得出商品的品质,而有一些商品也是必须应用一段时间才知道优劣,这时候客户在选购商品时,挑选的便是商品的外观,换句话说看投缘。  对于产品形态艺术创意的表达方式,依据产品设计的形状审美观特点,在产品形态设计中以点线面构
  • 产品设计不仅体现在终的产品质量上,也体现在工业设计师的专业素质上。对于初出茅庐的工业设计师来说,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设计中很难产生自己的基础理论,大多数只能尝试设计方案,逐渐积累经验,慢慢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管理系统。而产品设计是有法可寻的,
  • 产品的实用性、美和环境是工业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所以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它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使它们得到协调和统一,更好地
  • 产品从创意到落地成品,不是无中生有的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严谨完善的设计流程才能得以实现。那么,产品设计的流程一般都有哪几个步骤呢?    1、设计需求    开展产品设计工作之前,产
  • 工业设计在使产品造型、功能、结构和材料科学合理化的同时,省去了不必要的功能以及不必要的材料。并且在提高产品的整体美与社会文化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机械外观设计就找深圳基准工业设计公司,专业值得信赖。机械外观设计自身是对机械产品的外
  • 外观设计针对商品內部有一定的推动功效,因此必须留意与机械内部构造的有效对接,由于机械表层与內部结构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必须有一定的合理化。由于假如外观设计做的不太好,那麼将会在外界与内部构造相互连接的情况下,构件的规格尺寸也有不适合的地区,那

被浏览过 6199046 次    版权所有:基准工业设计上海分公司(ID:823480) 胡俊芝

17

回到顶部